作为胆囊病友见过很多医生,很多医生都是一刀切,也就是胆囊息肉超过1CM就安排手术。
但是也有不少医生会针对特定情况说明,这里转载一段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孙永亮发布一遍文章,给大家做参考。
胆囊息肉是门诊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多数体检发现的,目前多数指南及医生建议超过1cm或者增长过快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我们先要了解胆囊息肉的分类:1、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可能):主要是腺瘤性息肉;2、非肿瘤性息肉(不会恶变):主要是胆固醇性息肉,也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
那我们如何根据胆囊超声决定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呢?
1、大小:超过1cm一定需要手术吗?有很多胆固醇息肉会超过1.0cm,而胆固醇息肉不会恶变。(把超过1cm的胆囊息肉全部一网打尽,有不少冤死的息肉)
2、单发还是多发:没有足够证据提示多发息肉比单发无症状息肉不容易恶变,因此多发息肉不应认为就是安全的,同理单发息肉也不一定是有问题。(白话就是单发多发无所谓)
3、是否有蒂:这个在超声下有时判断困难,但是无蒂宽基底,尤其是所在位置胆囊壁增厚超过4mm、正常结构消失需要警惕癌变可能。(这个需要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仔细去看看)
4、息肉是否有血流信号:胆固醇息肉少数也有血流信号的报道,腺瘤性息肉也不是均有血流信号,但是从统计学上分析,这点确实是鉴别两者的重要信息。
5、是否合并胆囊炎:一般来说,小的胆囊息肉不太会引起患者的症状,然而有证据显示胆囊息肉有症状可能预示着潜在的胆囊炎症或超声没有探查到的结石,笔者认为绝大多数胆囊息肉并不会给患者带来症状。
那还有哪些检查能帮助医生做诊断乃至给出治疗建议呢?包括胆囊造影超声、增强CT、增强MRI、内镜超声(EUS)、肿瘤标志物(CA19-9、CEA)。
捞干货说,发现小胆囊息肉(<0.5cm)没有胆囊癌危险因素,放心每年体检。息肉6-9mm没有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推荐6个月复查。息肉≥1cm或者随访的6个月期间增长超过2mm,最简单易行的就是胆囊造影超声和抽血查肿瘤标志物,通过这两个检查,可以鉴别出绝大多数的腺瘤性息肉(肿瘤标志物正常)甚至癌变(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升高)。
对于腺瘤性息肉,不要心软手软,病人承担不了恶变的后果;对于胆固醇息肉,适当宽容一点,让胆囊为大家再服务一些年。